〈
分类列表
•••
导航:
天水市高一历史2019年下半期月考测验同步练习
>列表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描述英国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时写道: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得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1851年英国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时,维多利亚女王就通过外交途径邀请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参展,但是清政府并无兴趣,而在上海英商洋行任买办的徐荣村得知此事,立刻行动,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打包装船,紧急运往伦敦参展,并荣获优质奖牌。
——戴鞍钢《世博会与晚清江浙经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国际经济分工的特点,说明英国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英国在这次博览会上有可能极力展示的产品主要有哪些?(至少举两例)若清政府也派团参展,提供的展品除丝织品外,还可能有哪些?(至少举两例)说明当时中英两国在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上的巨大差异。
查看答案
“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
A. 轻重工业同时进行
B. 优先发展轻工业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查看答案
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各地迅速组织起生产钢铁的大军……为了提供炼钢原料,许多人把家里的锅砸了……。对上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 体现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B.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C. 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D. 直接导致农村形势好转
查看答案
“一只只银燕把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们紧密地联系起来。对于现代人来说,早晨还在北京,下午已毫无倦意地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这已经是十分平常的事了。”材料中的交通工具是
A. 轮船
B. 飞机
C. 汽车
D. 蒸汽机车
查看答案
“2017世界移动互联网大会(WMIC)暨新媒体门户大会”将于6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将以“创观——前所未有的世界”为主题,展现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和成绩。下列关于互联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互联网大大增加了全球空间距离
B. 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
C. 互联网与报纸、电影、电视被称为“四大媒介”
D. 互联网能迅速传播信息,高度互动,双向传授
查看答案
中国电影《定军山》诞生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下列关于这部电影表述正确的是
A. 1900年在北京拍摄成功
B. 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开始起步
C. 满足了人们视听的需求
D. 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查看答案
据湖南口岸贸易情形的记载:“自近年设立洋船税关,生意顿盛。洋纱一纵,尤为畅销。业此者现有四十五家,而每日所获,各不下三四百金。惟本地所产之棉花,其价日贱,且无人问津。”这说明
A. 近代民族纺织业发展缓慢
B. 本地棉花价廉难销售
C. 洋纱占据中国大部分市场
D.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查看答案
1914—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之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两次工业化浪潮都
A. 维护了清政府统治
B. 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
C. 推动了政治近代化
D. 与国际环境密切相关
查看答案
“轮船减价货争装,局设招商是保商。不让外人专垄断,经营经济策都良”。这首近代上海的竹枝词反映的是
A. 洋务运动中兴办近代军用企业
B. 中国扭转了对列强的贸易逆差
C. 列强控制中国水上运输局面被打破
D. 晚清政府成功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查看答案
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
A. 洋务运动打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B.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C. 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方式——机器生产引入中国
D.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外交机构
查看答案
一战期间,张骞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了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
A.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性质
B.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 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
D. 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查看答案
1
共
11
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