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列表
•••
导航:
2019年高三历史前半期课时练习在线免费考试
>列表1
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其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
(1)如果以“五四运动”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革命有何“质的差别”?简要说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如果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有何“质的差别”?
(3)台湾史学界多数人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简要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有人在考察武昌时说: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按户悬挂,布旗不备,以纸代之;政治口号之多,超于国内各香烟公司广告之上,譬曰:“政权归于革命的民众”“拥护革命中心力量”。这一场景出现
A. 印证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 得益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 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 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查看答案
1926年7月,国民政府在《北伐宣言》中称:“本党于此时机,熟察前因后果,深知中国人民困苦之根本原因,在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故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该宣言()
A. 奠定了国共合作的基础
B. 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C. 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
D. 开始把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查看答案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 旧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完成的标志
B.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D. 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查看答案
中共一大党纲明确提出要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主张实施
A. 新民主主义革命
B. 土地革命
C. 社会主义革命
D.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查看答案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 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亊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 就”。这一“革命的火焰”是指
A. 国民革命运动
B. 工农武装割据
C. 红军长征
D. 解放战争
查看答案
1926年3月13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通过一项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坚持“国民党与共产党人的战斗联盟”;谴责党由于在吸收工人时的“狭隘的宗派主义观点”而使组织发展缓慢。据此可知
A. 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矛盾重重
B. 国共第一次合作已濒临破裂
C. 共产国际错误指导中国革命
D. 国民大革命出现的叛逆倾向
查看答案
定义“五四运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主要是因为:
A. 新的思想潮流
B. 新的领导阶级
C. 新的精神面貌
D. 新的觉醒
查看答案
“一时间,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从垂暮老人到黄髫稚子,无不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张作霖”“工农兵联合起来"………的口号”。这一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 五四运动时期
B. 北伐战争时期
C. 土地革命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查看答案
1
共
9
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