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通过“丝绸之路”,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良种马、植物等土特产,如毛织品、胡桃(核桃)石榴、胡萝卜、胡豆(蚕豆)大蒜、苜蓿等陆续传到中国。
材料二 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张骞出使西域以后,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远销各地,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要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材料三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开通于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有何意义?
(2)丝绸之路的开通与我国汉代哪一事件有关?根据材料一、二写出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贸易商品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丝绸之路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4)列举两例唐朝加强同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史实,明朝中外交往的史实一例。
(5)综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对外交往有何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经济上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文化上虚心纳谏,重用人才,因此,国力强盛,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人称其统治为贞观之治。
材料二 商鞅变是中国土地史上的重大变革,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是秦国经济发展,战斗力增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材料三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是建设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材料四 1929-1933年,美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实施罗期不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危机,规定工人工资,规定工作时间,安定了人民的生活,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材料五 改革开放40余年,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改善民生,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增多,贫困率下降,社会大局保持常期稳定,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国家之一。
(1)根据材料一各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在位期间在保障民生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哪一内容?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写出罗斯福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而采取的民生措施有哪些?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的原因?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生问题的认识。

查看答案

1
21条数据